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凯发app平台

您的位置:凯发app平台 > 新闻资讯 > 省内社科 > 正文
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第三届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观点摘编
时间:2024-01-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田振兴、周笑梅、崔剑峰、张丽娜、纪明辉

新服务 新趋势 新发展

田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东北振兴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吉林省开展理论与实践工作提供了遵循。在此背景下,第三届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于2023年11月18日在长春成功举办,并将议题聚焦于“新服务、新趋势、新发展”。来自吉林省委、政府、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论坛既是一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术活动,也是扎实推进理论创新与吉林实践发展相结合的一次智库行动。

  吉林省现代服务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吉林省社科院与吉林省发改委联合成立的新型智库,旨在探索建设省级一流的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合作新平台,为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研究院成立3年来,吉林省社科院和吉林省发改委合作逐渐走向深入,完成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充分发挥了专业化、特色化新型智库的作用。研究院完成了多项重大委托项目,多项调研报告获得批示,充分发挥了“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作为主办方,研究院共举办3次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邀请省内外近百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活动,共同探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模式、新业态以及新趋势,为吉林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论坛活动获得多家省级以及国家级媒体关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本次论坛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服务、新趋势、新发展”展开热烈研讨,并形成以下观点。

  一是全力促进新服务、新业态发展。发展新服务是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充分发挥吉林特色和优势的一个全新思路。同时,发展新服务也是吉林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必经之路。发展新服务要丰富业态并紧跟实体经济发展,充分挖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全面推动省内服务业的业态更新迭代。应从强化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持续创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建设特色街区、评选优秀服务业企业等方面,继续开展促进新服务、新业态发展的相关工作。

  二是着力引导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转型升级为方向,通过融合发展和赋能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是当前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个路径。一是制造业企业利用科技创新的优势向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链;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创新产业链向先进制造业延伸;三是已经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和具有较强实力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兼具高质量和智能化的产品。同时,现代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间也需要融合发展,通过行业间融合使整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转型升级。

  三是全面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改革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特征,强化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金融监管体系的结构性升级。当前,吉林省金融业具有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保险业服务实体能力提升、重点领域融资服务保障有力、综合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和金融服务平台扩面增量等特征,今后仍需通过信贷供给助稳经济大盘。

  四是大力促进冰雪经济发展。冰雪经济是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建立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吉林省冰雪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未来吉林省应充分认识国内冰雪产业格局、空间格局和市场格局变化,构建“冰雪新生活”引领的全链条冰雪经济。

  五是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农业是吉林省的重要产业,而农业服务体系是发展提升大农业的关键环节。农业服务体系由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构成。当前,吉林省农业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院所、社会主体和自我服务为辅的服务体系。今后,吉林省农业服务体系应围绕设施化、绿色化、数字化、园区化等目标,加快形成紧密、有序、有组织的服务体系,以现代服务体系赋能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建设,迎接农业大变革。

  此外,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聚焦服务业新业态、服务业企业、文创产业、汽车服务业作了专题报告,积极为全省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找寻新方向,探索新对策。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软科学研究所)


文创产业赋能文旅深度融合

周笑梅

  吉林省文创产业在吉林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和政策引导扶持下,不断完善文化发展政策体系,先后启动一系列有关文旅发展的重大工程与重大行动,取得显著成果。一是文创产业规模逐步提升,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2022年,吉林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分别比2020年和2021年增长34.2%和6.3%。吉林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利润连续两年实现增长。2022年,实现营业利润10.8亿元,2021—2022年平均增长19.0%。2023年1—8月全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6%。2022年文化产业九大行业中,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两行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排在头两位。文化新业态行业稳步发展,2022年营业收入23.1亿元,2021—2022年同比增长55.6%。全省共有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74家,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1个。文化企业和文化园区的整体发展,提升了吉林省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二是内容创作领域成绩斐然,吉林文化ip打造成效显著。近年吉林省多项艺术类、出版类、社科类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等中宣部奖项或得到扶持,多部舞台艺术作品问鼎国家级最高奖项或得到扶持,多项广播电视节目获国家奖项及得到扶持,持续推出一批冲击顶流的影视作品,提升了吉林文化ip影响力。三是借力文旅融合,文创设计快速发展。吉林省文创设计积极寻求与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制造的融合创新,冰雪题材的电影、动漫、舞台剧、产品平面设计等纷纷推出;在以文创推动文旅发展方面,吉林省高校展示出良好专业实力,通过打造系列高品质文创成果为吉林文化发展增辉赋能;同时,吉林省深耕文创产业,以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培育与发展为核心,积极打造一批吉林文化创意品牌。

  从吉林文创产业发展的整体培育看,未来需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一是以培育文化产业为核心目标,综合考量与旅游产业等多产业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整体把握文创产业所涉及的诸多领域,贯彻落实文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战略,推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二是强化文创产业市场培育,创新文化营销模式,拓展文化贸易路径,优化产业链价值链。三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立法保障。在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优化政策,强化扶持力度,同时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和立法保障,切实推动吉林文创产业整体发展。

  从吉林文创产业的创新路径看,需要多维度探索文创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一是在赓续中华文脉主题中拓新文创领域。文创产品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吉林文创产品与文旅项目设计中,文创产业需要进一步以艺术化方式凝练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革命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元素,打造更多能够承载吉林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吉林文化ip产品与文化品牌。二是在城乡景观再造中拓展文创空间。城乡景观承载着地域历史文脉,《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城乡景区化发展目标,为吉林文创产业广泛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街区、文旅小镇、红色旅游景观、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休闲渔业等领域的城乡再造计划,拓展自身的行业领域,打开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三是在重构公共生活中推进文创参与。在“文化 ”模式下,推动吉林文创更好参与“社区文化家园”“凯发app平台的文化家园”“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艺术乡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等主题的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生活探索。四是在文化数字化中推动数字文创发展。文化旅游服务空间数字化文化体验,渐成引领性的文化消费新模式和新业态。提升文旅沉浸式体验产品及服务水平,强化智慧旅游场景应用,均为吉林文创产业的升级转型及新业态的培育提供了广阔前景。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崔剑峰

  加快发展汽车服务业可以延伸和拓展汽车产业链,发挥汽车产业的融合带动作用,对吉林省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同时,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也符合汽车市场变化趋势,能够满足汽车消费升级需求。

  经过多年的积累,吉林省汽车服务业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不仅汽车生产性服务业和汽车后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也不断涌现出汽车服务新兴业态。在汽车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长春市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区位不断增强,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保险等服务发展迅速,吉林大学、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大量开设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服务与管理等学科,培养不同层次和就业方向的汽车人才。在汽车后市场方面,大量从事汽车服务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各县市实现了集聚发展,基本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全省现有600多家专业4s店,理想、蔚来等直营线下体验店进驻多家商业综合体,华港、北凯旋路等二手车交易市场已建成了综合性服务中心。在汽车服务新兴业态方面,长春市获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实施“旗e春城、旗动吉林”工程以来,已有百余座换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并计划于2025年建设能够满足十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公共充电桩,一汽集团通过摩捷和t3出行等项目在共享汽车和出行服务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

  在国内汽车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吉林省汽车服务业面临诸多挑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后市场服务亟待现代化转型,新兴业态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速,汽车文旅产业亟须新项目注入活力。在清醒认识问题、明确发展短板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汽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物流信息化程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汽车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推进汽车物流向供应链核心职能转变,向大物流管理平台升级,为汽车产业提供供应链整合服务,建立“云服务”平台,整合多方物流资源,提高服务能力。针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分类推出金融产品,分类确定融资周期和利率标准,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新汽车消费贷款的金融方案,简化流程,提升贷后服务水平。根据交叉融合的学科新特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产教融合方式,探索人力资源和高校资源共享,把学生的招聘和培养串联起来。

  规范市场主体,强化监督管理,推广标准体系,促进汽车后市场服务现代化升级。提高二手车市场发展质量,制定行业进入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建设二手车信息流通平台,制定新能源二手车交易标准,鼓励二手车商提供一定时间或里程的质保。推动汽车后市场规范化运营,推广集维修、保养、检测、个性化改装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鼓励各市县建立汽车服务业综合集聚区,加强环境治理,提高服务质量。

  打造补能服务生态,探索高效运营模式,搭建出行服务平台,促进汽车服务新兴业态发展提速。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优化充换电网络布局,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增加大功率快充比重,打造集充电、洗车、餐饮、维修等于一体的“一站式”补能服务中心,提高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满意度。支持共享汽车运营主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投放车辆,推动各类平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提高运行效率,不断探索长效盈利模式。引入或培育省内本土出行服务平台,实现消费结算本地化,增加收入和利润。鼓励汽车租赁、代驾服务等多种业态健康发展。

  建设主题乐园,打造研学基地,创作文娱精品,谋划打造“一园、一馆、一校、一剧、一赛道”汽车主题系列文旅产业化大项目。建设汽车动漫或汽车电影相关主题的大型汽车乐园,建设集历史博览、现代科技、古董车收藏与品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汽车博物馆。建立汽车体育学校,开展儿童机车、卡丁车、青少年驾驶及交规培训等研学活动。依托长影制片厂创作拍摄汽车类主题影视剧,聚焦长春市与一汽的奋斗发展史,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的宣传名片。打造全国领先的卡丁车运动赛道。建设具有国际级专业标准的卡丁车赛道,并融合先进的多元化品牌经营理念,打造新型体育主题综合体。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服务业企业夯实振兴坚实基础

张丽娜

  服务业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载体,涉及的领域宽、范围广、数量多,能够创造丰富的就业岗位,引领业态模式不断变革创新。服务业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事关吉林经济发展大局,是实现吉林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微观基础。

  近年来,吉林省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有力促进了服务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发展壮大。一是服务业企业数量规模扩张明显,服务业成为吉林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单元。2023年1—9月,全省服务业企业总数达到58.91万户,同比增长13.9%,占全部企业总数的77.6%。服务业企业主体增长较快,增强了市场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是生活类服务业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贡献较强。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等服务业企业发展较为活跃,进退市场的自由度较大,无论是数量还是增速都高于生产性服务业。从带动的产业来看,2023年吉林省的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文旅产业快速恢复,增加值和旅游收入等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三是服务业企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显现。当下,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众多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开发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市场,开辟新需求、新赛道。服务业企业融合创新路径多样,“这有山”“南溪里”等一批商贸综合体、文旅小镇发展迅速,“东北不夜城”等特色街区在全国引爆流量。截至2023年9月末,吉林省“三新经济”类服务业企业超过7000户。

  服务业企业作为直接面对市场的活动主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最为强烈。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服务业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并且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领域,缺乏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措施,部分企业陷入办照容易、经营困难的窘境。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服务措施、平等待遇保护、支持政策等与发达省份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服务业企业在融资、用工、人才引进等方面业存在一定难度。

  新时代新征程,吉林省需要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新对策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提高服务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吉林振兴的坚实基础。一是培育壮大多层次市场主体。围绕新服务前沿领域,加大对有成长潜力、市场前景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的政策扶持,支持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优势明显的龙头公司加快业态创新,发挥其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具有发展基础的初创型、成长型、壮大型中小微型企业,密切与业内大型企业集团分工合作,形成上下游良性互动的完整产业价值链。二是精准制定实施扶持政策。各区域主管部门进一步梳理经营困难的服务业企业的需求,通过建立企业档案、“线上 线下”服务组合等方式,精准制定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更好实现“政策找人”,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用好用足东北全面振兴的支持政策,给予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或上市公司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支持。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不当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打破部门层级之间的界限,科学合理制定项目规划,避免行业恶性竞争。针对平台企业、数字经济、新兴业态、新型模式等,创新信用监管工具,制定精准高效和包容审慎的信用监管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供给能力。多措并举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拓宽贷款抵押范围,开发设计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类贷款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服务。组织新经济企业投融资专场对接会,邀请投资机构、银行、担保机构等参与,增加企业融资机会。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力度,鼓励企业以更为灵活和柔性的引进方式吸收并留住高层次人才。围绕技工、司机、网络技术人才等不同类型企业用工需求,面向全省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精准推送人才信息,快速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利用省内职业院校优势,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制订“订单式”培养计划,精准提供人力资源。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新业态为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纪明辉

  吉林省高度重视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业态市场主体保持稳步向前,为服务业增长增添动力。这主要得益于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包容性审查、宽容性监管措施,帮助相关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取得合法的市场主体资格。根据省市场监管厅公布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相关服务业“三新经济”市场主体总数14759户,相比2022年底增加642户,其中个体工商户增加了584户。二是新业态创造新的消费增量。2023年,吉林省从抓消费恢复到促消费扩大,新业态创造的消费新增量抢眼。较有代表性的是网络零售,根据吉林省统计局最新数据,全省2023年前10个月的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6.21%,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56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居全国首位。三是服务业新业态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首先,“首店经济”创造了更多的消费需求。“首店经济”具有聚集效应,能够带动形成消费增长点,不仅满足了原有消费需求,更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特色餐饮、个性潮牌、户外露营等新业态“首店”广受市场欢迎。其次,即时零售助力实体商家开启新发展模式。省内多家药店布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在美团买药上线即时配送服务,较好地满足了门店附近居民的即时购药需求。这种“本地门店 即时配送”的新型零售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居民“线下不知去哪买,电商下单来不及”的痛点,同时也让实体门店获得了销量增长的新渠道。最后,沉浸式文旅体验产品增色旅游市场。省内多个景区推出沉浸式文旅活动。比如,长春动植物公园推出“梦幻西游”主题活动,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积极开发户外剧本互动项目,长白山鲁能胜地打造了具有体能开发和一定技巧训练的项目。以上沉浸式文旅体验活动和项目的开展,推动全省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新业态是新生事物,既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又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和新奇体验。不过,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也面临一些问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吉林省服务业新业态发展步伐总体落后于发达地区,短期内不具备形成新的发展优势的条件。从主体培育角度看,存在的问题是政策支持不足,省内新业态专项扶持政策仍有欠缺,尤其是在数字化促进政策、资金引导及优惠政策普惠性上力度不够。从消费体验角度看,服务业新业态存在场景新意和优质品牌缺乏的问题,新业态配套服务和周边设施建设亟须提升。

  服务业新业态的培育与发展应更加注重消费需求的升级和产业发展趋势变化,具体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大对服务业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出台针对服务业新业态的专项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充分调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进入服务业新业态创新领域。二是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服务业新业态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针对新业态发展趋势、行业分类、运行效率等开展跟踪分析,开展动态化的宏观调控。三是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效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改善新业态劳动者工作条件。四是积极构建适宜新业态经营主体运营的良好市场环境,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新业态“一件事”办理流程。五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服务业新业态的形式更加丰富和多元,新业态的生命力和规模化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同时,新业态是未来新产业、新经济的初始形态,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推动服务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不仅是对产业发展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们美好生活期望的满足。服务业新业态发展契合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新要求,必将在吉林省实现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更大作为。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软科学研究所)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网站地图